当前位置:首页 > 策划观点>正文

品牌策划借助大数据,无所不能

来源   林珩   2015-10-08

  大数据时代,大数据的运用越来越广泛,越来越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。在国外,品牌策划中大数据运用有这样一个经典案例。一个父亲有一个高中生的女儿,一天他的女儿接到了一个促销广告,是关于婴儿用品的广告。这个父亲勃然大怒,说商家无良,自己的女儿才是高中生,怎么会有这等需求。但是事情过了一两个星期之后,这个父亲有点后悔甚至内疚了。因为他知道他的高中生女儿怀孕了,他意识到了他对于商家的这种态度是错误的。那么商家是怎么发现到这个问题的呢?实际上,商家是通过在商场的一些数据挖掘和比对,发现这个女孩子曾经在商场里购买过类似的商品,在类似商品的货架上驻足观看,而且这个频度很高。商家通过对这一后台的大数据进行分析,筛选出了潜在的客户,从而发出了相应的商业广告。

  大数据给商家提供了可靠的用户信息,商家们慢慢开始精通大数据研究,从而做出了最理性的决策,筛选出了潜在顾客。尽管这个经典案例多少让人诧异,是否大数据运用真的如此无所不能,比一个如此关爱子女的父亲还要更了解他的女儿。其实通过仔细研究,我们应该多少可以发现有些事情“大数据”还是并不擅长的。

  数据给予理性,但却不善社交

  大数据可以是我们最理性的大脑,懂收集信息、分析数据,做出推断。我们需要理性决策时,大数据总能给我们最好的支持。而当我们遇到自身头脑无法理解的复杂情况时,数据可以帮我们做精准解读。数据可以弥补我们对直觉的过分自信与依赖,数据可以减轻欲望对知觉的扭曲程度。在社交方面,计算机大数据分析最擅长的是“量”的分析,并不是“质”的解读。网络科学家可以测量出你在大部分时间里跟同事、跟客户的社交互动情况,但是他们不可能捕捉到你心底对于那些一年才见2次的儿时玩伴的感情。也许大数据会告诉我们,你是个兢兢业业的商人,你的76%的时间是用于工作社交。但是大数据了解不到你的想法,不知其实你的付出其实是因为你想获得更好的居住环境,享受一家人幸福美满的时刻,尽管大数据上体现的你因为长年出差,在家的时间只占不到30%。

  因此,在社交关系的决策中,不要愚蠢到放弃头脑中那台充满魔力的机器,而去相信你办工作上的那台机器。

  数据会制造出更大的“干草垛”

  这一观点是由纳西姆?塔勒布(Nassim Taleb,著名商业思想家,著有《黑天鹅:如何应对不可知的未来》等书作)提出的。随着我们掌握的数据越来越多,可以发现的统计上显著的相关关系也就越来越多。这些相关关系中,有很多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,在真正解决问题时很可能将人引入歧途。这种欺骗性会随着数据的增多而指数级地增长。在这个庞大的“干草垛”里,我们要找的那根针被越埋越深。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,“重大”发现的数量被数据扩张带来的噪音所淹没。

  数据可以缔造潮流,也可以让不为人知的杰作继续被埋没

  当大量个体对某种文化产品迅速产生兴趣时,数据分析可以敏锐地侦测到这种趋势。数据分析的趋势会让更多企业去投入,去推广,让数据增长更快,随之市场竞争也就越发激烈。像去年热兴的柠檬杯,微博的高关注度,网络的热议程度助推它成为了毋庸置疑的爆品。但是,一些重要的(也是有收益的)产品在一开始就被数据摈弃了,仅仅因为它们的特异之处不为人所熟知。甚至一些创业者或是投资者,有好的想法和创意时,往往会在数据面前动摇了。其实坚持好的创意与想法,数据不仅仅可以给予验证,数据更能辅助你寻找实现想法的路径。

  数据时常掩盖了价值观念

  《‘原始数据’只是一种修辞》一书中,要点之一就是,数据从来都不可能是“原始”的,数据总是依照某人的倾向和价值观念而被构建出来的。数据分析的结果看似客观公正,但其实价值选择贯穿了从构建到解读的全过程。

  这篇文章并不是要批评大数据不是一种伟大的工具。只是,和任何一种工具一样,大数据有拿手强项,也有不擅长的领域。正如耶鲁大学的爱德华?图弗特教授(Edward Tufte)所说:“这个世界的有趣之处,远胜任何一门学科。”

  本文来源于壹串通品牌营销策划机构,转载请注明:www.one-link.cn,如需了解更多品牌策划的案例可关注我们官网的更新!

标签:策划方案  

我的需求与它相似